# 黄卓銮 (HUANG ZHUOLUAN)
归国华侨国画家 黄卓銮,从事书画及音乐多年,早年师从著名书画家吳静山,并得陆俨少大师指导,主山水,兼花鸟,音乐上是中国将吉他搬上电影银幕的第一人。
现为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会员,广州越秀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吉他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吉他考官。
# 过雨看松色 随山到水源 —— 黄卓銮先生山水画艺术解读
美在自然、美在发现、美在创造,这对画家而言尤为重要。广州华侨画家黄卓銮,人到老年,画近上品,其中一个可贵亮点,是他画作境界呈现出来的一种独运匠心觅大美的风貌。黄卓銮先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辛勤耕耘,游名山、访大川、写生创作,坚持笔耕不辍,领悟了山川自然气韵之美。
黄卓銮,广东华侨国画家,1947 年生于印度尼西亚,广东新会人。现为广州市美协会员,广州市越秀区美协会员,广州市山水画研究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吉他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社会艺术考级吉他考官。从事书画及音乐多年,早年师从著名书画家吴静山先生,并得陆俨少大师指点,主山水,兼花鸟,作品尤以山水构图雄伟,气势磅见称,笔下之墨荷、君子等洒脱飘逸,充满生机。长期以来常在国内外举行个人画展,作品深得海内外藏家喜爱。出版有《黄卓銮书画选》及《黄卓銮画集》。
黄卓銮先生的绘画有着文人写意中的禅宗写意之风。观卓銮之绘画,无事雕琢,而闲放中见整肃;意到笔随,于平淡中寓天趣。
文人画家的创作不仅单纯是对合乎自然秩序的艺术秩序的感悟和体验,更是对生命完美的追寻。而禅宗写意则更加注重自由与超越的纯粹精神的表达。禅宗写意画尚虚静、尚单纯,创作者当先顿悟与明心见性方能观照自然之内美。在这里笔墨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绘画语言,更是融儒、释、道为一体的写意精神之所在。对自然之亲近,对大朴无华之心灵体验与对勃勃生机的追求,则是卓銮写意画的重要特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因于积累,绘画之法自有所 “益”,而单纯的法之增益却不是绘画的终极,在法度完备之下,应 “损之又损”,直至达到内心的纯粹表达,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也正因为如此,卓銮的画才愈显空灵,其笔墨也愈纯净。
# 泰山旭日 2023 年
# 黄山奇观 2022 年
# 红葉醉秋 2022 年
# 自古聖贤皆寂寞 2022 年
# 山川知秋 2022 年
# 三友图 2022 年
# 涇渭分明 2022 年
# 迎客松 2022 年
黄卓銮先生的创作状态是自由而无窒碍的,他善于抓住生活瞬间的感觉与稍纵即逝的 “化机”,并诉诸于笔墨。正如当我们面对自然,是客观物象中的内在的某种精神,和画家的心灵形成的和谐与统一,在创作中,一些枝节的真实被精湛的笔墨韵味和独立的审美特征所升华。相应地,由简约而单纯的笔墨构成的特有的程式自身便成了被欣赏的对象,同时,对于写意山水画来说,笔、墨、水、宣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充分体现在临机应变与在一瞬之间生发于内而形诸于外的迁想妙得,形迹的韵味是在心物交感中所生发的返璞归真。在其《清秋晓岚》《山居图》《写元人诗意》《漓江春》《山雨欲来》《张家界奇观》《溪山有意趣》《天山胜景》《华山游记》等作品创作过程中,毛笔的柔韧、劲健,以及顺、逆、藏、露等不同的笔法,不同因素协调在一张统一的画面上,墨的变化丰富,每注一滴水、每蘸一毫墨,他情绪的稍微变化,落实在用笔上笔法的疾缓之中,在宣纸的渗下,画面上呈现出不同的情境。用笔施墨之间,有法所依、有形所循,而他又非写形、写法,实乃写心、写性,倾注自己之情感。笔墨的变化、墨与水的交融、形与神的契合,都在有无之间体现出黄卓銮先生先天之才情秉性与后天之修为学养。
# 萬里长城 2022 年
# 张家界勝景 2020 年
# 清秋晓岚 2021 年
# 漫山红遍 2021 年
黄卓銮先生之绘画,亦蕴含有君子风骨。其于文化之精神,非徒提倡,更在践行,而且能表里如一,其不偏不倚,是谓中庸;不诱不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是谓仁;其真实无妄,坦然无欺,是谓诚。《中庸》说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二十章) 因而君子的形象,君子风骨更体现在他的绘画中。黄卓銮先生喜写梅、兰、竹、菊。他写竹自根直贯顶萼,自由自在,清逸之气,一任生发,不见犹疑;写梅在点划聚散句传荣和 4 甘官邻食音太 “丽闲好吉相和问吾何能尔安静自在心。黄卓銮先生尤喜画高山居住的高士或隐逸逸士,或溪山高隐,或五湖泛舟或闲庭信步,或深山访旧...... 蜗居钢筋水泥里的城里人,为了生理与心理的休养而艳羡乡士田园景致,这仿佛成为了时尚。而我认为,黄卓銮先生对山川自然逸趣的向往之情,与其说对自然情趣的亲近或是心理与生理的回归,不如说这是艺术家文化意义上的归属和追寻,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对山川归隐境界的情结所使然。
古人曾云,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黄卓銮先生对于水墨写意山水画,就是这种从之而乐之的真性情流露,是其内在诗情地表述,他的水墨写意山水画是一首首似真亦幻 “无穷出清新” 的诗,真实而自然。每一次的起笔收笔,都是其寄怀写意的过程,是寻找,也是心灵的栖息。每一次展堵点画,或疏忽而止,但咫尺有山林之趣。每一次的挥毫泼墨,对于他的心灵来说,那是一种至乐的澄明境地,是诗意的栖居之所。斯人斯画,如诗如梦,达至乐而相忘。黄卓銮先生自幼喜爱绘画,经多位大师的精心指教,历拜吴静山、陆俨少、容庚等名家为师,受益极大。反复系统地研究了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艺术思想构成和绘画的传承关系,掌握了丰富的中国画传统技法,特别是对北宋绘画,不仅继承了北宋的用笔肯定,点画严谨,结构明确,工整劲利,飘逸隽爽等优点,而且柔和南宋笔致含蓄凝重墨色融合多变等长处,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进行再创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 《富春山居图》之 “剩山图” 2021 年
# 泉声咽危石 2021 年
# 九华深翠 2020 年
# 天山美景 2020 年
# 天际归舟 2020 年
# 观瀑图 2020 年
# 华山险景 2020 年
黄卓銮先生游历四方,澄怀观道览奇峰,将对祖国大好江山的无限热爱与崇敬,寄托手中画笔。同时又通过笔墨渲染与意境烘托,赋予山水诗一般的灵性,水一样的情怀。其创作的山水国画跳出了世俗的眼光,不含尘世铜臭之味,脱离雕琢巧饰的磁场,貌合神不离,凭借内心从容不迫自由无羁的状态发散创作,遁入绝对自由境界去写意。正如其画,大气磅礴、秀美隽永、意境悠远,笔到意随,自然流露出对大自然最为真切的体悟,可谓 “物我相忘,天人合一”。
黄卓銮先生对水墨写意山水画的创作和探索,正是在画界躁动无序状态下悄然深入的。他力求作品在 “师古人” 与 “师造化” 中既精于水墨,又工于浅绛水墨山水,既能以精密的方式表现秀美的风格,也能用自由奔放的笔墨表现宏壮的气势。他的山水画《黄山奇观》《泰山旭日》《万里长城》《漫山红遍》等作品,是在追求色与墨、点与线、勾勒与皱染的变化和统一,追求密集中的和谐与适度,追求意境的含蓄与深邃美。从他的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准,他的山水画,行笔于秀润缜密之中,透出潇洒清逸和浑厚华滋的韵度,作品意境郁勃幽邃,妙道自然。
# 一水难隔两岸情 2019 年
# 写唐人诗意 2011 年
# 漓江晨 2015 年
# 秋山无尽 2017 年
# 写元人诗意 2014 年
# 大峡谷 2017 年
近年来,黄卓銮先生努力精进自己的绘画语言、深化自己的画境,其作品体现出的是他对艺术真谛的执着探究和对天地精神的深度叩问。其山水画的用笔,灵动圆润,用墨浑厚,造型优美文秀,其画山石林木精准沉厚,着力表现自然的秀美与山川的雄浑,用笔苍劲古拙,用色考究,虚实变化丰富,极具自然之博大,山水之灵秀。其笔下的山水画《黄山天下奇》,充分发挥工、写结合的纯熟技法。工笔之精细秀美和写意之豪放概括应用得恰到好处,细笔之处娟秀莹润丝毫毕现,豪放之处苍茫雄浑大气挥洒。既有细致入微之刻画又有奇伟壮阔之抒写,“小” 与 “大” 在艺术表现上张弛有度且相得益彰。观赏他的这幅画作,他用设色的技法描绘使作品色调提亮,让整幅作品中的山峰更显清秀俊美。画面在动静统一的状态下形成了稳定的结构,而山川、流水、云烟与屋舍等在 “高远”“深远”“平远中得到适当的配置,加上山体的实在性与云烟的虚幻性的结合,使画面产生了空灵感与飘逸感:《泰山旭日》,这是一幅春天的山水画作,远方是茫茫群山,一轮红日冉舟升起满山的松树及瀑布、房舍,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飘动的云雾在天地间轻轻地掠过周围的山林寂静无声,可以听到瀑布落地的籁籁声,一种远离尘世的空灵气息直入人的心扉,眼前的一切,美的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到处都被旭日铺上了红色,画面中的山川变成了大气磅磺的世界,茫茫林海,松树林立,多么的壮美与高雅,《山雨欲来》作品,那画中劲松几立、烟云雾霭,挺拔的枝干与茂密的松针重叠掩映,将松树所具有的精神气质尽现表达。独以水墨为色,尽以笔墨线条入画,再施淡墨涂抹作以背景烘托,由此,松风啸啸、松荫叠翠、苍松竞秀的画面感跃然纸上,与此同时更显出一派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的诗意画景。举眉远眺,那云中雾里的山峰,充满了灵动之气。云雾在溪水的映衬下是如此柔软绵长,就像洁白的棉花一般。大松树的树权上又长着密密麻麻的小树权这些树叉使劲地向远处伸展,看上去像一把把撑开的伞。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勃勃的生机,山水和树木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
# 大富贵 2023 年
# 玉兔迎新 2023 年
# 醉春 2022 年
# 滿目香风 2011 年
# 君子 2020 年
# 高瞻远瞩 2022 年
潘天寿大师说:“设色须淡而能深沉,艳而能清雅,浓而能古厚,自然不落浅薄。” 黄卓銮先生的 “山水” 事实上已达到这一效果。与此同时,他的许多作品还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大气。从他的水墨山水的画法来看,他画 “山水” 之前,已有了很好的笔墨功底,不然,他的勾、皱、点、染和用笔、用墨、用线应达不到如此效果的 “笔彩”。在 “水墨山水” 的范畴中,黄卓銮先生的这些作品,有着极其重要的审美传承价值。
作为当代实力派山水画家的黄卓銮先生,正执力于在传统山水画的格局中探寻着新路。从他那道劲的笔墨线条与浓淡相宜的墨色中透露出他对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认知与理解,使其在整体画面的气息中更不失水墨表达所应有的规制与法度。总之,黄卓銮先生的山水画表现的是真山真水真性情。作为一名归侨国画家,他的画,毋庸赘言,是极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
张本平 (本文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郑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客座教授,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作家、评论家、鉴赏家、书画家、教育家,是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 桃红又見一年春 2020 年
# 秋菊图 2019 年
# 梅兰竹菊四屏 2022 年
# 嶺南春 2019 年
# 感 言:黄卓銮
我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从小就爱涂鸦,六十年前回国读书,从此改变了人生,祖国美丽的山河景色给了我无尽的描绘资源,一拨不可收拾,最难忘当知青的十年还在煤油灯下习画…... 多少辛酸过去,一直没有抛弃,终于能有幸今天挤上 “华人美术家洲际导航”,在此要万分感谢黎展华、罗国强、朱松青、李伟文、李君龙及全体编辑出版的老师,我想,缘份重于艺术,更应视为珍宝!
—— 黄卓銮 2022.3.20 於广州
图文由画家本人提供